給粉絲的一封信
近年來,台灣從教育、經濟的變動,造成現在年輕人面臨嚴峻的考驗,這是先天上的不足。
因為個人生涯規劃的機緣,有幸投入活動市場,過程中更花費不少時日參與展場的許多活動,也因此認得許多展場上的粉絲。
對於粉絲,個人有一些淺見,或許值得一聽,希望能避免後天上的失調。
有 ‘showgirl’ 標籤彙整
近年來,台灣從教育、經濟的變動,造成現在年輕人面臨嚴峻的考驗,這是先天上的不足。
因為個人生涯規劃的機緣,有幸投入活動市場,過程中更花費不少時日參與展場的許多活動,也因此認得許多展場上的粉絲。
對於粉絲,個人有一些淺見,或許值得一聽,希望能避免後天上的失調。
其實很久前我就想寫這篇了,趁著 Diablo 3 改版,就把想法說一說。內容可能會長一點,但請記得:
我是一個很快就足40的中年人了,在擔任showgirl 的小小小小小經紀之前,已有屬於自己的小小小公司,沒錯,只有一人的公司。我很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模式,在絕對自由的情況下賺點小錢,不用打卡,不用應酬,自由自在。因為很閒,我可以大量閱讀,長期思考,作自己想作的事。因此,我略懂略懂五行,簡單講,就是算命,看得懂生命的演進和轉化過程。
情緒似乎進入循環週期….思緒就像房間一樣亂,看來太久沒整理了。
仔細思考變化的關鍵,似乎在於定位以及執行。
定位
近來很多廠商都越來越排斥攝影師干擾 showgirl 工作的現象,甚至攝影師之間也會因為和 showgirl 的親疏關係而生嫌隙。這問題來自眾人各自的定位,然後再因執行的程度而有所差異。對廠商來說,想找 showgirl 卻不想被粉絲或攝影師干擾,那麼,showgirl 的價值並不是建構在粉絲或攝影師之上?那又會是什麼?青春?美貌?
丁昶文 / Charlie Ting : 擁有十年以上經驗的網路人,分享對科技、社會議題的看法,期待在讀者迴響中看到更多可能。這裡沒有研究單位的詳細數據,只提觀察心得和大家交流。讚揚是為了分享、學習,批評是警惕自己不犯相同的錯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