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析諾基亞推動的 Nokia Money
近來諾基亞(Nokia)向外宣稱將在 2010 年正式推出 Nokia Money 服務,讓手機用戶可以透過手機來完成金錢的交付、收取的雙向流動。
這看來是個很有趣的服務,特別是在宅經濟盛行、網路交易市場持續成長的今天,似乎能搶佔不小的市場大餅。
但事情真的如此單純?同業間的競爭優勢會產生什麼改變,倒是現在就可以先作分析了。
- 技術平台
Nokia Money 是一個架構在 Obopay 手機付款服務平台上的概念,因此,Nokia money 的使用者事實上是在 Obopay 網站上註冊,然後透過手機(不限定Nokia)來操作。 - Obopay 是什麼呢?
你可以把它看成 Paypal for Mobile。Paypal 的作法是網友用 email 去註冊一個帳號,留下信用卡資料,以後就透過 email 帳號來交易,款項則由信用卡支付,由轉帳來收款。Obopay 則是用手機號碼來註冊,而錢則是以儲值方式先匯入。雖然 Obopay 的型式和 Paypal 相近,但金流模式上卻和另一個金流系統更接近,那就是 Western Union Money Transfer(西聯匯款)。 - Obopay vs. Paypal vs. Western Union Money Transfer
比較項目 Obopay Paypal Western Union 會員識別 手機號碼 電子信箱 流水號 金流模式 儲值模式 線上刷卡 匯款 收取費用 1. 0.25 USD/交易
2. 儲值收 1.5%
3. 手機通訊費1. 0.30 USD/交易
2. 2.4~3.5%1. 1~3%
2. 按級距收費費用支付者 買方 賣方 匯款方 優勢 手機操作的方便性 信用卡額度高 免戶頭、信用卡 缺點 儲值不便、不利買方 費用偏高、不利賣方 營業時間有限、手續麻煩 適用情境 小額支付 網路交易 大額支付 - Obopay vs. 國內業者
Obopay 若是引進台灣,可能造成的衝擊在於目前的手機付款通路,例如 Telepay 這樣的業者。
國內的手機代收轉付業務手續費大多在 5%~30% 之間,而且是賣方吸收,大大影響了這個付款模式的接受度。對大多數毛利有限的業者而言,5% 的手續費已經不被容許了,更何況是 30% 的情況。以 Obopay 的買方付款模式,勢必吸引眾多業者的目光,進而促使業者鼓勵買方透過 Obopay 消費的動作,甚至透過折扣來回饋消費者。這或許是 Obopay 的另一個算盤,卻是國內代收轉付業者該傷腦筋的問題。電信業的好日子總不可能永無止境的延續下去。
參考網址:
- http://www.obopay.com
- http://www.paypal.com
- http://www.westernunion.tw
- http://www.telepay.com.tw
- 諾基亞宣佈推動 Nokia Money
費用支付是指使用者需付給平台的收續費用嗎? 除了paypal以外,其他2個平台在台灣也可使用嗎?
啊…..這個留言是不能修改的?
是的,就是平台會從誰那邊收手續費。
Nokia Money 2010年才會推,能不能進台灣還不確定。
西聯匯款已經有了,Google AdSense 也全面鼓勵大家用它來領廣告費,效率極高。而且 Google 吸收了手續費,究感心ㄟ
加入訂閱者就可以編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