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引擎優化業務落入紅海競價死路
相信會看到本文的人大概都聽過搜尋引擎優化(SEO, Search Enging Optimization)的很多訊息了。
市場上到處可以看到有大小不一的公司,甚至個人、部落客宣稱他們能提供 SEO 的服務,也有很多業者透過廣告信的方式大量宣傳。
這些現象足以證明,SEO 的業務發展已經邁入了紅海競爭模式 ── 砍價、薄利!
這對需要的人是好消息嗎?筆者覺得不是!
要知道搜尋引擎優化的委外動作,是把公司的網路聲譽交給業者操刀處理,成功的話雙方交易愉快,一旦失敗,業者拍拍屁股走人,你還是得善後。
那麼,關鍵就是作法、風險、時程和成本的問題了。
作法 | 風險 | 時程 #4 | 成本 |
網頁設計方式調整 | 低 | 長 | 高 |
網站鏈結 #1 | 低 | 中 | 高 |
網站曝光 #2 | 低 | 中 | 中 |
偽造點擊 #3 | 高 | 少 | 少 |
|
從這些情況可以發現,搜尋引擎優化的業者如果不能提供完整的執行方式、合理的成本估價,客戶很容易在追求低價的情況下,讓公司聲譽受到損害,不可不慎!
上次有一家公司報價,seo進入google第一頁,一年就要180000 nt,合理嗎?
要從幾個角度看:
1. 用什麼關鍵字能進第一頁?字數越少、用詞越普遍,難度越高,當然收費就會越高。相反的,就不值錢。
2. 市場上有多少競爭對手?如果不到十家,那也不難。Google 現在會把同一網站的頁面收疊起來,排名當然往前了。
3. 用什麼方式作?如果是幫你改善網站,就不會收一年 18 萬;反之,顯然是用灌水的方式把你的網站往前推,才會年年收。治標治本,看你想怎麼選。
4. 其他選擇,例如:
●你可以買 Google 關鍵字,18萬/年應該也可以帶來很多流量。
●也可以參考本站上的 Backlinks 網站,讓別的網站幫你加分,排名也會往前。
●18萬/年,還不如找人持續把網站越作越好。
5. SEO 的服務通常不會馬上看到效果,所以,付款方式會有風險。請留意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