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光華商場半日遊
今天重回唸書時天天在泡的光華商場去晃了一圈,心中充滿五味雜陳的感受。
今天主要的目的,除了準備計劃中的一項實驗材料外,另一項重點就是開始著手 usbpicprog 的自製任務。
這是投入網路近十年來,第一次正式重回電子技客的興趣領域,希望讓自己工作之餘,仍保有一點熱血的激情。
依照 usbpicprog 的 open sources 自製一台 PIC programmer,將是日後 PIC 應用開發的必要工具,過程所獲得的經驗也能涵蓋電子電路、USB develop、跨平台設計、相關軟體 (KiCAD, open source 電路設計開發專案程式)的操作等等,是一堂非常充實的自修課。
然而,逛完台北科技大學(台北工專)對面巷子、國際電子廣場地下二樓後,衝擊頗大。
首先,只看到幾家有賣現成的 Programmer 或實驗板,價格從 1800 到 4700 之間。但相關的 PIC chips 卻很少,以 Microchips 的二百多款 IC 來說,有賣的不到 10 種。而我要找的 PIC 18F2550 或 PIC 18F2455 則是一概沒有。
其次,這個區塊的生態因為光華新天地的落成而再次轉變,原本電腦週邊與電子零件各半的熱鬧景象已不復見。取而代之的,是呈現蕭條昏暗景象的幾家零件廠商(進店門後,那種晦暗的感覺好像當時高架橋下的光華商場),剩下的是少數的電腦零件店家,連謎片、珠寶業者都進駐了。重點是,公告出租的店面大概佔了三四成。
明天,我會再去光華新天地看看(之前去過,大多以電腦為主,明天再去主要是看電子零組件的狀況),甚至去一趟西寧電子廣場看看。
我很好奇的是,台灣的電子科技發展是進步到不需要像過去一樣,透過大量的實作、開發,而創造出許多新應用嗎?還是,現在的電子在台灣,只是變成電子產品、遊戲破解、影音娛樂的代名詞?
為什麼我會這樣覺得呢?
因為,我在好多國外大大小小的網站上看到許許多多電子技客,將他們的創意透過電子零件表達出來,這其中說不定就有什麼劃時代的產品。而在 Google 上隨便搜尋晶片型號,都能找到一堆大陸網站提供資訊。那台灣呢?Nothing….什麼都沒有。
少數找到電子應用資訊的網站,大多來自學校老師的分享部落格,卻完全看不到這個領域裡的新血投入。好希望這只是我的孤陋寡聞,而不是長久以來忽略的事實。
台灣,我們的未來在那裡?
放心,台灣的未來一直是代工和 clone,三十年前就決定下來了。只要維持低價以及繼續向下探的能力,台灣在敗給揀卜寨之前的未來都還算不錯。
但我認同您的觀點,祝買到東西,加油 ~
今天再去把光華新天地的一樓到六樓徹底走了一遍,記得上次去主要是買電腦相關的東西,這次則是仔細把各樓店家走訪了一遍。
心得是,賣場還是以主流市場為主,所以從一樓開始是資訊精品的品牌電腦、筆電、手機;二樓開始就是組裝零配件;三樓開始就有電子相關店家;四樓有幾家規模不小的電子零件商;五樓開始是西寧電子那邊移過來的,有賣儀器、自控相關零件,當然也有音響;六樓則是維修區和管理部。
整體看起來,電子零件的市場還是有,只是分散在新舊光華商場,真要找還是得二邊跑。不過,今天還是沒找到想買的那二顆 Microchip 的 PIC。
但也因為如此,回家後特別上網研究 Microchip 這家公司和網站,發現他們有針對台灣作專屬網站和論壇,看來需要直接向他們購買才行。就不知道他們對於玩家的小單會怎麼處理了。但這倒是突顯了前文文末的猜想,是個人的孤陋寡聞。就光華商場的角色而言,那是舞台,是讓大家參與同樂的地方,而不再只是實驗室或工具間。相反的,更多研發的工作是在網路上進行,而且有各大廠商的參與和支持。
由這裡來看,應該是要多從各電子供應商的網站或展覽來取得資訊,會比較直接、快速。關鍵零組件找廠商拿,一般零件再去光華找就可以了。
一直到2013的今天還是沒進展,太慘了,現在要買 pic chips 都要飛到日本去買,話說台灣的開發板都需要跟廠商訂,價錢又是天價(6000円 vs 12000元),這環境根本不友善。